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chuàng)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chuàng)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自創(chuàng)立開始,廈門大學就以“世界之大學”為目標,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了追求卓越的教學科研氛圍,形成了“廣納群賢、人盡其才”的群賢畢至傳統(tǒng)。
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前身是1956年創(chuàng)建的南洋研究所,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東南亞研究機構,也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區(qū)域與國際問題研究機構之一。學院現有國際關系系、僑務與外交系2個系,4個碩士點(區(qū)域國別學、國際關系、世界史、世界經濟)和5個博士點(區(qū)域國別學、國際關系、政治學理論、世界史、世界經濟)。學院在校生300余人,其中國際生占比20%,已培養(yǎng)的國際生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qū)。
自創(chuàng)建以來,學院始終秉承“面向東南亞華僑,面向海洋”的國家使命,努力建設全球知名、中國領先的區(qū)域國別研究的學術高地和國家級高端智庫。學院擁有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南洋問題研究》(CSSCI來源期刊)和《南洋資料譯叢》;設有1個區(qū)域國別國家級高端平臺、1個教育部區(qū)域國別聯合平臺、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南亞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區(qū)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東盟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區(qū)域和國別研究備案中心(馬來西亞研究所、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新加坡研究中心)。中國東南亞研究會、福建省東南亞學會的秘書處也設在我院。此外,學院擁有獨立的專業(yè)圖書館,館藏東南亞相關紙本資料11萬余冊,另有電子數據庫25種,在東南亞資料信息收集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
學院在東南亞具有廣泛的網絡資源,借助廈門大學校院兩級國際交流體系,已經完成對東南亞主要國家頂尖高校的合作體系搭建,在吉隆坡、萬象設立有海外工作站,并且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問題研究重鎮(zhèn)保持密切互動;同時為專業(yè)教師提供年度境外田野調查和學術交流經費,在課題申報、團隊建設方面為教師提供制度化的支持?,F面向海內外招賢納士。
一、重點招聘學科方向
學院堅持以厚實的傳統(tǒng)學科支撐區(qū)域國別研究的理念,通過學科交叉和交叉學科協(xié)同推進東南亞研究的發(fā)展,未來將在加強馬來西亞、印度西尼亞、菲律賓等群島國家研究和華僑華人研究優(yōu)勢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對東南亞國別研究的全覆蓋,以及圍繞東南亞的(跨)區(qū)域性問題研究的系統(tǒng)開展,打造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學科研團隊。優(yōu)先考慮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掌握對象國語言且具有人文社會科學訓練背景的人才;
2.基礎學科功底扎實,有志向進入東南亞研究領域的人才;
3.在東南亞研究領域已經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各層次人才。
二、多層次職業(yè)發(fā)展平臺(招聘崗位)
(一)常規(guī)師資
常規(guī)師資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序號 | 設崗學科 | 擬聘職務 |
1 | 區(qū)域國別學 | 教授 |
2 | 政治學(國際關系) | 教授 |
3 | 世界史 | 教授 |
4 | 理論經濟學(世界經濟) | 教授 |
5 | 區(qū)域國別學 | 副教授 |
6 | 政治學(國際關系) | 副教授 |
7 | 世界史 | 副教授 |
8 | 理論經濟學(世界經濟) | 副教授 |
9 | 區(qū)域國別學 | 助理教授 |
10 | 政治學(國際關系) | 助理教授 |
11 | 世界史 | 助理教授 |
12 | 理論經濟學(世界經濟) | 助理教授 |
新引進教授一般聘為長聘崗位,新引進副教授、助理教授聘為準聘崗位。準聘副教授的合同期為五年;準聘助理教授的每個合同期為三年,總合同期不超過六年。準聘副教授、助理教授待準聘合同期內通過考核評估并取得長聘崗位后方納入事業(yè)編制管理。
(二)南強青年拔尖人才
南強青年拔尖人才分為兩類:A類人才和B類人才,其中B類人才為準聘崗位。
三、應聘條件
(一)常規(guī)師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學風,身心健康,能全職在校工作;2.原則上具有博士學位或本學科最高學位;3.應聘教授職務不超過45周歲(1980年1月1日之后出生,含當日,以本人身份證為準,下同),應聘副教授職務不超過40周歲(1985年1月1日之后出生),應聘助理教授職務不超過35周歲(1990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其中應屆畢業(yè)生不超過32周歲(1993年1月1日之后出生);4.符合各學科各級職務的其他任職條件。任職條件規(guī)定中涉及成果時間范圍的(應聘教授職務為近5年內,應聘其他職務為近3年內),起算時間分別為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1月1日。5.學校綜合考慮助理教授申請人員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潛力,對符合條件者納入新引進助理教授支持計劃A類、B類進行支持。
(二)南強青年拔尖人才
申報人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學風,身心健康,能全職在校工作,并具備以下條件:
1.A類人才(1)具有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45周歲(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2)一般應是近五年獲批的高層次青年人才以及具備相當水平的青年人才。
2.B類人才(1)具有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8周歲(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2)符合學科發(fā)展需要,具有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為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3)原則上在博士畢業(yè)后應具有兩年及以上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博士后研究經歷或科研工作經歷。其中在本校取得博士學位的,在博士畢業(yè)后應具有兩年及以上本校以外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博士后研究經歷或科研工作經歷。(4)符合年齡要求且當年度進入高層次青年人才會議評審環(huán)節(jié)的人選,可經綠色通道程序申報B類人才。
四、招聘程序
1.面向全球公開招聘,招聘信息常年有效。2.學校和學院將根據人才引進和教師職務聘任的相關工作程序進行審核、接洽。
五、應聘方式
1.注冊并登錄廈門大學人才招聘系統(tǒng)(http://jobs.xmu.edu.cn),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2.在招聘系統(tǒng)中填寫應聘信息,提交可證明符合聘任條件的相關材料掃描件作為附件(PDF格式,含學歷學位證書,論著、科研項目、專利等教學科研成果證明,獲獎證明等)。3.“南強青年拔尖人才”崗位應聘者,崗位類別請選擇“人才項目崗位”;“常規(guī)師資”崗位應聘者,崗位類別請選擇“專任教師”,并提交應聘申請。
六、聯系我們
呂老師,電話:+86-592-2188207
更多信息詳見以下網頁:
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https://guoguan.xmu.edu.cn/
廈門大學人事處https://rsc.xmu.edu.cn/
誠摯歡迎海內外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加盟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
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
2025年3月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