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省屬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首家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驗示范校,廣東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高校,廣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chuàng)建單位,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持續(xù)資助的公立大學。
學校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法學院、商學院、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學院、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等14個學院,面向全國(含港澳臺地區(qū))招收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并設研究生院和11個住宿學院(書院)?,F(xiàn)有專任教師1272人,全日制在校生逾23000人,已為社會培養(yǎng)出各類人才逾16萬人。
學?,F(xiàn)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博士后流動站6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5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37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20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5個(臨床醫(yī)學、化學、海洋科學、數(shù)學、濱海智慧城市交叉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高校國際科技合作創(chuàng)新平臺6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廣東省衛(wèi)生廳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2個,廣東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個,省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10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8個。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居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52位;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多位教師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基礎,不斷提高辦學層次,形成了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yǎng)體系。目前學院共有9個本科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醫(yī)學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建筑學、智能建造;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機械、電子信息、土木水利3個工程專業(yè)碩士點;土木工程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通過了國家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2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通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擁有廣東省濱海智慧城市重點建設學科。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學術精湛、銳意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的國際化學術團隊和管理團隊,現(xiàn)有專任教師133人,具博士學位者占95.5%,具有海外獲得學位以及學習和工作經(jīng)歷者占48%。其中院士3名,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項目2名,省級高層次人才16名,8位學者入選斯坦福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5位學者入選斯坦福年度“生涯影響力”榜單。
1.人才層次:杰出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優(yōu)秀人才、優(yōu)秀青年人才
2.聘用崗位:教授、副教授、講師
1.愛崗敬業(yè),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職業(yè)道德和團隊合作意識;
2.具有博士學位;
3.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4.身心健康,全職工作。
系別 |
招聘學科/專業(yè)/方向 |
招聘聯(lián)系人 |
機械工程系 |
機械設計、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機械電子工程 |
姓名:王奉濤 |
電子工程系 |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智能信息系統(tǒng)理論及應用、數(shù)字信號與圖像處理、生物醫(yī)學信號與影像、視覺與工業(yè)智能、無線通信、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通信網(wǎng)絡及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傳感技術、電路系統(tǒng)等 |
姓名:魏楚亮 |
生物醫(yī)學工程系 |
生物醫(yī)學工程/醫(yī)用材料/醫(yī)用微納材料/腫瘤免疫/醫(yī)用電子信息/信號處理和分析 |
姓名:方強 |
土木與智慧建設工程系 |
結構工程、橋梁工程、巖土工程、材料與力學、智能建造、建筑學 |
姓名:祝志文 |
(一)“汕頭大學卓越人才計劃”聘任待遇:
1. 杰出人才:年收入、房屋補貼費、科研啟動費面議,搬遷費5萬元。
2. 領軍人才:年收入82萬元以上;房屋補貼費120萬元;科研啟動費面議;搬遷費5萬元。
3. 拔尖人才:年收入61萬元以上;房屋補貼費60萬元;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120萬元,理工類(理論)75萬元,人文社科類50萬元;搬遷費5萬元。
4. 優(yōu)秀人才:年收入49萬元以上;房屋補貼費50萬元;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80萬元,理工類(理論)50萬元,人文社科類35萬元;搬遷費5萬元。
5. 優(yōu)秀青年人才:年收入39萬元以上;房屋補貼費40萬元;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50萬元,理工類(理論)25萬元,人文社科類15萬元;搬遷費5萬元。
(二)未入選“汕頭大學卓越人才計劃”聘任待遇:
1. 教授:年收入最高51萬元;房屋補貼費40萬元以上;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80萬元,理工類(理論)50萬元,人文社科類35萬元;搬遷費5萬元。
2. 副教授:年收入最高38萬元;房屋補貼費35萬元;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50萬元,理工類(理論)25萬元,人文社科類15萬元;搬遷費5萬元。
3. 講師(博士):年收入最高35萬元;房屋補貼費30萬元;科研啟動費理工類(實驗)25萬元,理工類(理論)15萬元,人文社科類10萬元;搬遷費5萬元。
說明:上述待遇僅適用于符合條件的新引進教師。
請應聘者登錄汕頭大學招聘系統(tǒng),注冊賬號并在線提交報名信息及材料(網(wǎng)址:http://job.stu.edu.cn)或發(fā)送簡歷及學術成果代表作等相關材料至o_gxy@stu.edu.cn,注明:應聘方向+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wǎng)。【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聯(lián)系電話:0754-86502153
聯(lián)系郵箱:o_gxy@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