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起源于1983年組建的原武漢大學新聞系,1995年創(chuàng)建為學院。學院現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傳播四個系,五個本科專業(yè)(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五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一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學科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fā)展研究中心;擁有全國高校首家“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工程”研究基地——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實驗教學中心;一個AMI、北大核心、CSSCI收錄源刊:《新聞與傳播評論》;兩個集刊:《跨文化傳播研究》《傳播創(chuàng)新研究》。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于2007年獲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準正式成立,一級學科為“新聞傳播學”。流動站科研實力雄厚,在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中國傳播能力建設、中國傳媒與廣告發(fā)展、中國品牌傳播研究、媒介發(fā)展、傳播理論、數字媒介技術應用研究、新媒體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理論與政策、公共文化與文化空間、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廣播電視、媒介發(fā)展等領域成果豐碩。為吸引和凝聚優(yōu)秀人才,加快學科建設,現面向海內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竭誠歡迎海內外青年才俊加盟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一、申請條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師德師風端正,科學態(tài)度嚴謹,愛崗敬業(yè),身體健康;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和較強的學術潛能;
3.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以提交申請日期為準),或申報時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
4.擬開展的研究工作與流動站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已初步選定研究團隊或課題組,并與團隊或課題組負責人商議形成初步研究計劃;
5.符合武漢大學有關博士后管理的其他規(guī)定。
二、合作導師、研究方向與聯系方式(按合作導師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序號 | 合作導師 | 主要研究方向 | 聯系方式 |
1 | 陳波 | 文化產業(yè)管理;公共文化與文化空間 | 313882715@qq.com |
2 | 程明 | 廣告與媒介經濟理論;廣告與媒介經營管理研究 | |
3 | 傅才武 | 文化產業(yè)管理;文化政策和體制改革 | fucaiwu2004@126.com |
4 | 洪杰文 | 數字媒介技術及其應用;網絡傳播 | |
5 | 紀莉 | 國際傳播;環(huán)境傳播 | jliwhu@whu.edu.cn |
6 | 廖秉宜 | 廣告與媒介經濟理論研究;廣告與媒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 | byliao2000@126.com |
7 | 劉娜 | 視聽傳播研究;媒介發(fā)展 | 798641656@qq.com |
8 | 呂尚彬 | 文化創(chuàng)意傳播管理研究;智能傳媒與智能品牌傳播研究 | 00008918@whu.edu.cn |
9 | 強月新 | 新聞傳播實務;主流媒體傳播力 | qyxwhu@126.com |
10 | 單波 | 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 | shanbo@whu.edu.cn |
11 | 吳世文 | 網絡傳播;健康傳播;傳播理論 | buochun@126.com |
12 | 肖珺 | 跨文化傳播;新媒體研究;傳播創(chuàng)新研究 | xiaojunemails@whu.edu.cn |
13 | 姚曦 | 廣告產業(yè)發(fā)展研究;品牌跨文化傳播研究 | Whu_yaoxi@163.com |
14 | 張卓 | 傳播理論;視聽傳播;媒介發(fā)展 | zhangzhuo027@whu.edu.cn |
15 | 周茂君 | 網絡與新媒體;廣告與媒介經營管理 | 00002735@whu.edu.cn |
三、基本待遇
1.薪酬待遇:
“弘毅博士后”計劃入選者校發(fā)年薪30萬元(稅前),重點資助博士后校發(fā)年薪15萬元(稅前),普通資助博士后校發(fā)年薪7萬元(稅前),另享受學校和合作導師配套資助,可疊加國家、湖北省及武漢市各類博士后項目資助。學院按照3萬元/人標準設定博士后科研啟動資金,并根據博士后的工作情況,結合學院實際,對高水平科研成果、超額完成的工作和科研成果進行獎勵;
2.科研項目:大力支持申請國家青年基金和博士后創(chuàng)新支持人才計劃;
3.其他福利:提供公積金、養(yǎng)老保險、職業(yè)年金,博士后公寓或提供住房補貼,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學、醫(yī)療等待遇;“弘毅博士后”可優(yōu)先享受博士后公寓;
4.職業(yè)發(fā)展:在站期間可申請副高級崗位資格。符合學校引進人才政策并滿足出站條件的,可申請學校教職。
四、申請方式
1.申請人通過電子郵件提交申請材料。材料包括:
(1)《武漢大學博士后進站申請表》(見附件);
(2)證明材料
①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證(外籍人員提供護照);本科、碩士、博士學位證書、畢業(yè)證書(應屆博士畢業(yè)生須提供滿足博士畢業(yè)要求的證明,國<境>外獲得學歷學位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②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學術和科研水平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承擔科研項目情況等,其中:論文提供全文(未發(fā)表的額外提供論文接收證明)及收錄檢索證明,專著提供封面、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承擔科研項目情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③專家推薦信3封,包含博士生導師推薦信;
④申請者若為在校博士生,還需提供在校證明和在校表現情況鑒定(說明思想品德狀況、身心健康狀況、是否存在違法違紀記錄、學風等情況),海外高校在讀博士只用提供在校證明;
以上申請材料均為電子掃描版,合成一個PDF文件后提交。
2.流動站審核材料,組織面試(面試時需攜帶材料原件)。
3.通過面試者到學校指定醫(yī)院進行體檢,體檢合格者即可按武漢大學人事部網站中關于申報博士后的程序進行申報進站。
五、聯系方式
1.聯系人:李烽,027-68752111,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5辦公室
2.申請材料接收郵箱:【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郵件名為:應聘博后+姓名)
附件:武漢大學博士后申請表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journal.whu.edu.cn/20240605zow1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