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隊簡介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團隊”成立于2018年7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32人,其中研究員2人,正高級工程師1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3人,博士后3人,研究生12人。
團隊主要從事高性能樹脂及復合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熱固性聚酰亞胺樹脂、氰酸樹脂以及雙馬來酰亞胺樹脂材料加工技術與應用;2)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基礎和應用研究,包括電子級聚酰亞胺薄膜、無色透明聚酰亞胺和聚酰亞胺氣體分離膜等;3)熱塑性聚酰亞胺樹脂及工程塑料的加工技術與應用;4)新能源領域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離子交換膜和鋰離子電池用粘結劑等。
團隊先后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科工局JPPT項目、省市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浙江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寧波市“3315”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以及眾多頭部企業(yè)委托項目等的支持,在先后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雜志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參與編著專著一書,申請/授權發(fā)明專利50多項,研制的聚酰亞胺材料實現(xiàn)了產業(yè)化,在眾多裝備上實現(xiàn)定型應用。團隊擁有一千多平米的實驗室用房以及常用熱分析、GPC和DMA等分析測試儀器設備。
團隊的研究經費充足,研究方向明確,學術氛圍自由,團隊可用結余經費鼓勵副高以上人員獨立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先進功能膜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先進功能膜團隊”成立于2015年1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31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1人,博士后3人,研究生24人。
團隊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分離膜材料的制備、微結構及表界面調控、以及新型膜過程開發(fā)和工程應用。具體包括:水深度處理膜(超微濾中空纖維膜、油水分離膜、催化膜),海水淡化膜(納濾膜、反滲透及正滲透膜),醫(yī)藥分離純化及血液凈化膜,新型二維膜包括氧化石墨烯、MXene、共價/金屬有機框架膜。團隊針對水處理領域的關鍵核心聚合物分離膜材料,系統(tǒng)提出了化學相轉化理論,突破了物理相轉化難以功能化的限制,解決了聚合物微孔膜的表界面功能化難題,建立了化學相轉化理論及表界面功能化策略,獲得了膜法水處理大規(guī)模工程應用。近年來在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發(fā)表論文100余篇,總引7000余次,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70項,已授權50項,培養(yǎng)研究生50余名。團隊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部863項目計劃、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點項目,浙江省重點研發(fā)計劃、寧波市2025重大專項及多家企業(yè)重大課題,并獲批浙江省先進膜材料與膜過程國際聯(lián)合實驗室,PVDF、PTFE、PSf中空纖維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實現(xiàn)技術轉移轉化及產業(yè)化放大和工程應用。研究成果獲得寧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優(yōu)秀獎、寧波市發(fā)明專利金獎等獎項。
團隊網站:https://membrane.nimte.ac.cn/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團隊”成立于2009年8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16人,其中研究員4人,正高級工程師1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實驗師1人,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2人,博士后3人,研究生58人(其中博士生14人,碩士生44人)。
團隊主要從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生物質材料轉化利用技術與應用;(2)生物基高分子樹脂新材料技術與應用;(3)生物基助劑及新型材料加工技術與應用;(4)生物基聚酯的開發(fā)和應用;
團隊先后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重點研目、中國科學院STS重點研目、省市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浙江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寧波市“3315”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以及眾多頭部企業(yè)委托項目等的支持,在先后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雜志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參與編著專著兩書,申請/授權發(fā)明專利172項,研制的耐熱聚乳酸、大豆膠黏劑、秸稈仿木材料實現(xiàn)了產業(yè)化和應用。團隊擁有一千多平米的實驗室用房以及常用熱分析、GPC和DMA等分析測試儀器設備。
團隊的研究經費充足,研究方向明確,學術氛圍自由。
團隊網站:https://zj.nimte.ac.cn/
航天結構及功能復合材料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航天結構及功能復合材料團隊”成立于2019年11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10人,其中研究員2人,正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3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7人。
團隊面向高端裝備輕量化、一體化的應用需求,致力于完整技術鏈的建立與優(yōu)化,開展輕量化部件的設計、制造、檢測、評估等環(huán)節(jié)協(xié)同創(chuàng)新技術攻關,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工業(yè)級金屬增材制造應用技術研究,包括創(chuàng)新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高質量SLM(激光選區(qū)熔化)成型工藝優(yōu)化、高效率產品性能評估方法等;2)基于先進復合材料的多目標協(xié)同優(yōu)化應用技術研究,包括宏細觀一體結構優(yōu)化設計、復雜結構的高質量成型工藝優(yōu)化、極端環(huán)境復合材料應用評價技術等。
團隊先后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科工局JPPT項目、省市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浙江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寧波市“3315”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以及眾多頭部企業(yè)委托項目等的支持,發(fā)表論文百余篇,申請/授權發(fā)明專利50多項,多項輕量化技術成果在多型高技術裝備上通過應用驗證并獲得批量訂單。團隊擁有一千多平米的實驗室用房以及30余臺套研發(fā)檢測設備。
團隊的研究經費充足,研究方向明確,學術氛圍自由,團隊可用結余經費鼓勵副高以上人員獨立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團隊,成立于2008年,擁有國家發(fā)改委碳纖維表征測試服務平臺、碳纖維制備技術工程實驗室(共建)、高性能碳纖維產業(yè)化技術浙江省工程實驗室、化纖協(xié)會高性能纖維制備及表征檢測(寧波)平臺。團隊現(xiàn)有全職員工30余人,其中正高級4人、副高級3人、高級技師1人、中級7人、研究生17人。
團隊主要從事高強高模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高性能PAN基碳纖維/石墨纖維關鍵技術;
2)低成本碳纖維關鍵技術;
3)碳纖維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界面研究;
4)纖維表征檢測技術及標準化;
5)碳纖維導熱屏蔽、吸波及結構功能一體化應用研究;
團隊先后承擔了國家發(fā)改委、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寧波市重大平臺建設與研制科技專項。建有PAN基碳纖維及其配套原絲噸級規(guī)模中試線,具有PAN基碳纖維的噸級研發(fā)與百噸級工程化技術支撐能力,并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特種高分子材料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特種高分子材料團隊”成立于2007年3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16名,其中研究員2名,助研1名,工程師和助理5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8名。
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特種耐熱高分子材料,具體包括熱塑性聚酰亞胺特種工程塑料及其復合材料、無色透明聚酰亞胺薄膜、耐電暈聚酰亞胺薄膜、特種耐溫膠黏劑和涂料等。
團隊承擔參與科技部863計劃、科技部支撐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基金、浙江省國際合作、山東省重點研發(fā)計劃,以及企業(yè)合作項目等50余項。在Macromolecules,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er等國際著名期刊發(fā)表文章80多篇;申請發(fā)明專利70余項,授權43項,2項重要產業(yè)化技術轉化,參編著作1部,應邀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作邀請報告30多次。
團隊的研究經費充足,研究方向明確,學術氛圍自由。
精細化工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精細化工團隊”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精細化工團隊主要從事綠色有機合成方法的發(fā)展,環(huán)保助劑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開發(fā)研究。團隊同國內外工業(yè)界聯(lián)系廣泛,善于從實際需求中提煉出關鍵科學問題,通過科學假設,理性分子設計,合成方法發(fā)展,性能驗證,最終到產品開發(fā),切實解決精細化工行業(yè)產品環(huán)?;凸に嚲G色化中的共性痛點和難題。團隊在高分子助劑領域,特別是阻燃劑方面,發(fā)展出了多個商業(yè)化的新結構磷系阻燃劑,通過合成化學新方法和新工藝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地解決了高性能磷系阻燃劑生產成本和性能之間的矛盾,在磷系阻燃劑及其合成工藝的開發(fā)上一直走在行業(yè)的前端。
纖維材料技術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纖維材料技術團隊”成立于2005年,首任負責人為顧群研究員(任期:2005-2012),現(xiàn)任負責人為陳鵬研究員(任期:2012年至今),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28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1人,助理研究員2人,工程師2人,高級助理1人,助理3人,客聘技師4人,研究生13人。
團隊建有凍膠紡絲、濕法紡絲、熔融紡絲、熔噴無紡布等纖維材料專業(yè)化研究平臺,在高性能UHMWPE纖維、生物基可降解纖維、熔噴無紡布等領域研發(fā)水平處于國內前列,與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優(yōu)勢研究單位及頂尖企業(yè)建立了穩(wěn)定合作關系。
團隊先后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前沿部署項目、省市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以及眾多頭部企業(yè)委托項目。并且,獲得國家級青年人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浙江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等支持。團隊先后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等雜志發(fā)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申請中國發(fā)明專利51件(授權41件),轉讓及許可企業(yè)實施9件,授權美國發(fā)明專利3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吉林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非金屬催化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非金屬催化團隊”成立于2012年3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職工13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2人,高級工程師1人,助理研究員1人,工程師4人,高級助理1人,博士后2人。
團隊長期致力于將生物質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工平臺化合物,并獲得綠色化學衍生品的高效催化技術的研發(fā),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非金屬催化材料(納米碳/分子篩/簡單氧化物)作用機制研究;(2)生物質與低碳烷烴資源高值化的催化工藝研發(fā);(3)機動車尾氣后處理等。
團隊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青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前沿重點研發(fā)計劃、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青項目等項目支持。在Science、Nat. Catal.、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雜志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參與編著專著2部,申請/授權專利百余項。
先進涂料與粘合劑技術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先進涂料與粘合劑技術團隊”成立于2013年12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12人,其中研究員1人,工程師4人,博士后1人,碩士研究生5人,博士研究生1人。
團隊主要研究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和合成,納米復合材料和電磁響應性功能材料的制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石墨烯納米復合的制備及其在海洋重防腐和電熱功能材料應用領域;2)生物基聚氨酯的制備,并在阻尼材料、可降解輸尿管支架材料、精密醫(yī)用導管等應用領域都取得重要成績。團隊致力于創(chuàng)造出具有顛覆性新材料來成就研究領域的巨大突破。在生物基樹脂領域,統(tǒng)籌兼顧生物質原材料的結構和組成的特性,使用“智慧利用”的思維,研發(fā)并產業(yè)化出一系列包括多元醇樹脂、環(huán)氧樹脂、光固化樹脂、硅氧基樹脂在內的并已成功在應用在在建筑、船舶、風電、汽車、生物醫(yī)用、電子電器等領域。
團隊負責人余海斌研究員自2013年回國后獲得各級榮譽稱號11項,團隊承擔或參與項目共計30余項,累計申請專利50多項,授權專利25項,包括4項國際專利,并在JMCA, ACS AMI,ACS SUSTAINBALE, NANOSCALE, CARBON, 2D MATERIALS等國際TOP期刊上發(fā)表文章共計120余篇。團隊擁有常用HPLC、GPC和DSC等分析測試儀器和單雙螺桿擠出機、密煉機、吹膜機等常用的塑料加工設備。
高分子先進加工團隊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先進加工團隊”成立于2007年,隸屬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室。團隊現(xiàn)有成員54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員工8人,中級及以下員工6人,學生40人。團隊長期致力于綠色發(fā)泡技術和聚合物綠色加工技術的研發(fā),自主設計了超臨界流體連續(xù)擠出發(fā)泡試驗線及各種釜壓發(fā)泡等設備,實現(xiàn)了多種聚合物微發(fā)泡材料的規(guī)?;苽浼夹g的突破,實現(xiàn)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目標。這是一支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科研隊伍,各成員自律、勤勉、積極進取,課題組科研氣氛濃厚。本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聚合物(PP、TPU、PLA、PET、PS等)發(fā)泡技術及其應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加工中的應用;聚合物發(fā)泡材料的結構-性能關系研究;石墨烯基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究等。
|
二、招聘崗位
5
團隊名稱 |
崗位 |
崗位名稱 |
招聘人數(人) |
崗位職責 |
任職要求 |
申請鏈接 |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團隊 |
副研究員 |
高分子功能膜方向-研究員 /項目研究員/副研究員 |
2 |
1)氣體分離膜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
1)應取得博士學位,年齡在40歲以下; |
|
副研究員 |
高分子物理方向-研究員 /項目研究員/副研究員 |
2 |
1)聚酰亞胺材料相關的高分子物理問題研究; |
1)應取得博士學位,年齡在40歲以下; |
||
先進功能膜團隊 |
研究員 |
高性能分離膜方向研究員 |
1 |
1.主要負責相關研究方向分離膜材料及膜過程的研發(fā)及應用;2.撰寫項目申請書和項目報告,發(fā)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獨立或協(xié)助團隊積極申請各項科研基金;3.作為骨干人員,承擔或參與重要的科學研究或工程化項目,協(xié)助團隊做出突出業(yè)績;運用專業(y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4.指導或協(xié)助指導研究生、博士后。 |
1.具有分離膜材料研發(fā)、膜過程開發(fā)、高分子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并在同一領域有3年以上獨立工作經驗;發(fā)表過專業(yè)學術論文;2.副高及以上職稱;有實際帶領課題組或團隊經驗的優(yōu)先;國內應聘者需具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的經歷;3.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尊重他人,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較強的獨立領導科研工作的能力 |
|
副研究員 |
高性能分離膜方向副研究員 |
1 |
1.主要負責相關研究方向分離膜材料及膜過程的研發(fā)及應用;2.撰寫項目申請書和項目報告,發(fā)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獨立或協(xié)助團隊積極申請各項科研基金;3.作為骨干人員,承擔或參與重要的科學研究或工程化項目,協(xié)助團隊做出突出業(yè)績;運用專業(y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4.指導或協(xié)助指導研究生、博士后。 |
1.具有分離膜材料研發(fā)、膜過程開發(fā)、高分子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并在同一領域有3年以上獨立工作經驗;發(fā)表過專業(yè)學術論文;2.副高及以上職稱;有實際帶領課題組或團隊經驗的優(yōu)先;國內應聘者需具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的經歷;3.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尊重他人,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較強的獨立領導科研工作的能力 |
|
|
博士后 |
高性能分離膜方向博士后 |
2 |
1.主要負責相關研究方向分離膜材料與過程的研發(fā)及應用;2.主持課題科研工作,發(fā)表高水平論文和專利等;3.參與或主導項目和基金申報;4.課題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
1.一般應為取得博士學位一年之內,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2.已在sci期刊發(fā)表2篇以上高水平論文;3.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濃厚的科研興趣;具備較強團隊合作精神,能與團隊成員協(xié)作完成工作;4.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對安全工作有較強的責任心。 |
||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團隊 |
博士后 |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方向博士后 |
3 |
1.主持課題科研工作,發(fā)表高水平論文和專利等; |
1)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尊重他人、團結協(xié)作,具有為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而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奉獻精神。 |
|
航天結構及功能復合材料團隊 |
副研究員 |
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 招聘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 |
2 |
1.獨立或協(xié)助團隊開展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方向相關研發(fā)工作; |
1.具有高分子、有機、復材、力學或機電等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具備優(yōu)良的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具備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知識和能力; |
|
副研究員 |
金屬增材制造設計與制 造招聘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 |
2 |
1.運用所掌握的力學、材料、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對金屬增材制造過程中的打印參數與材料組分的匹配關系進行研究; |
1.具有金屬材料學、力學、物理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曾在腐蝕磨損、超音速噴涂、金屬材料表面改性等方向開展過系統(tǒng)性研究者優(yōu)先; |
||
研究員 |
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招 聘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
2 |
1.獨立或協(xié)助團隊開展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方向相關研發(fā)工作; |
1.具有高分子、有機、復材、力學或機電等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具備優(yōu)良的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具備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知識和能力; |
||
研究員 |
金屬增材制造設計與制造 招聘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
2 |
1.運用所掌握的力學、材料、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對金屬增材制造過程中的打印參數與材料組分的匹配關系進行研究; |
1.具有金屬材料學、力學、物理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曾在腐蝕磨損、超音速噴涂、金屬材料表面改性等方向開展過系統(tǒng)性研究者優(yōu)先; |
||
博士后 |
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招聘博士后 |
5 |
1.獨立或協(xié)助團隊開展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方向相關研發(fā)工作; |
1.已取得博士學位或一年內即將取得高分子、有機、復材、力學或機電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具備優(yōu)良的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 |
||
博士后 |
金屬增材制造設計與 制造招聘博士后 |
5 |
1.運用所掌握的力學、材料、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對金屬增材制造過程中的打印參數與材料組分的匹配關系進行研究; |
1.已取得博士學位或一年內即將取得博士學位,金屬材料學、力學、物理等相關專業(yè); |
||
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團隊 |
博士后 |
碳纖維結構設計方向博士后 |
4 |
1.負責碳纖維復合材料零部件的結構設計與仿真分析 |
1.品行端正,踏實有上進心; |
|
特種高分子材料團隊 |
高級工程師 |
特種工程塑料高級工程師 |
1 |
1.熱塑性聚酰亞胺工程塑料樹脂合成和加工的研究 |
1.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具有化學工程、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或高分子加工方向背景;2.在特種高分子樹脂如聚酰亞胺、聚醚砜、聚醚醚酮或聚苯硫醚等領域具有豐富合成或加工研究經歷者優(yōu)先;3.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xié)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4.獲得博士學位后,在同一領域2年以上獨立工作經驗;或獲得碩士學位后,在同一領域7年以上獨立工作經驗;5.所承擔的項目或取得的成果符合所加入的科研單元或團隊的發(fā)展規(guī)劃,能夠對現(xiàn)有科研單元或團隊的科研工作提出可行的技術路線與解決方案;6.具有優(yōu)良的項目組織策劃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能帶領一支技術小組為科研單元或團隊提供良好技術支撐;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 |
|
副研究員 |
特種高分子材料副研究員 |
1 |
圍繞特種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加工等方面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聚酰亞胺工程塑料樹脂的合成與加工方向、功能化聚酰亞胺薄膜以及其他特種樹脂等方向。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化學工程、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或高分子加工方向背景; |
||
博士后 |
特種高分子材料博士后 |
1 |
圍繞特種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加工等方面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聚酰亞胺工程塑料樹脂的合成與加工方向、功能化聚酰亞胺薄膜以及其他特種樹脂等方向。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化學工程、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或高分子加工方向的研究背景; |
||
科研助理 |
特種高分子材料科研助理 |
1 |
1.完成課題組樹脂測試、合成、加工等相關研發(fā)任務; |
1.在特種高分子樹脂如聚酰亞胺、聚醚砜、聚醚醚酮或聚苯硫醚等領域具有豐富合成或加工研究經歷者優(yōu)先; |
||
精細化工團隊 |
博士后 |
高分子材料博士后 |
1 |
1.瞄準行業(yè)需求,發(fā)展綠色有機磷合成化學,開展反應機理研究,優(yōu)化工藝路線;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高分子、有機化學及相關專業(yè)的研究背景; |
|
纖維材料技術團隊 |
科研助理 |
高分子加工/纖維材料方向科研助理 |
2 |
1.協(xié)助團隊完成科研項目(有專人指導),具有按時完成項目的強烈責任心和緊迫感; |
1.高分子材料,化纖,非織造材料等相關專業(yè)的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才,有化纖、非織造材料相關企業(yè)工作經驗的優(yōu)先; |
|
非金屬催化團隊 |
工程師 |
非金屬催化團隊高級工程師/工程師 |
2 |
1.聚合催化劑設計與工藝優(yōu)化 |
1.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具有高分子材料合成或催化工藝智能優(yōu)化研究背景; |
|
先進涂料與粘合劑技術團隊 |
博士后 |
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方向博士后 |
1 |
1.積極培養(yǎng)獨立科研能力,完成文獻查閱、分類總結、歸納提煉和凝煉升華; |
1.取得相關領域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取博士學位,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或有機合成研究背景; |
|
工程師 |
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 方向工程師/高級助理 |
1 |
1.協(xié)助團隊完成科研項目,具有按時完成項目的強烈責任心和緊迫感; |
1.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有機合成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有科研經驗的優(yōu)先; |
||
研究員 |
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方向研究員 |
1 |
1.領導和組織高質量完成團隊主要的研究項目; |
1.在國內外著名高?;蚩蒲袡C構或著名的科研團隊取得博士學位; |
||
副研究員 |
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方向副研究員 |
1 |
1.積極參與項目申請工作,并完成書面材料的準備與提交; |
1.在國內外著名高?;蚩蒲袡C構或著名的科研團隊取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材料、生物醫(yī)用材料、有機化學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 |
||
高分子先進加工團隊 |
博士后 |
高分子先進加工博士后 |
2 |
研究方向:1、聚合物微孔發(fā)泡技術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加工工程或高分子合成等相關專業(yè)背景;2、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第一作者發(fā)表過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4、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xié)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 |
|